1. 為什麼卓偉爆那麼多隱私卻沒有一個人敢收拾他

俗話說得好,娛樂圈是個大染缸,誰也不可能說自己真正的清新脫俗,出淤泥而不染。卓偉身為娛樂圈兒第一狗仔,他報了許多明星的隱私,甚至有許多的明星都在罵他,但是為什麼卻沒有一個人真正的站出來跟他真正撕逼呢?秋名山老司機來告訴你這其中的貓膩。

3.沒觸及到底線

不過有一些明星,確實是娛樂圈當中的老幹部的存在。他們沒有什麼緋聞,沒有什麼讓人戳脊樑骨的事情。不過卓偉爆的一些事情,就算是假的,他們也就是笑笑罷了,畢竟人家吃的就是這口飯,沒有觸及到他們的底線,這也就拉倒啦。誰也不可能跟一個說風就是雨的人去斤斤計較吧?誰也不可能跟一個做自媒體的人,探討我的事情是真還是假吧?清者自清,濁者自濁。

2. 鳳凰衛視的核心競爭力

由鳳凰衛視淡傳媒核心競爭力

在媒介業集體下海試水、國際傳媒巨頭虎視耽耽的市場環境下,打造傳媒的核心競爭力已經成了中國傳媒自身生存和發展的唯一途徑。那麼究竟什麼是傳媒業的核心競爭力,傳媒怎樣才能形成自身的核心競爭力?本文將以鳳凰衛視為個案,分析傳媒核心競爭力問題。

鳳凰衛視,這個10年前才成立的香港電視台,現在無疑是中國「核心競爭力」最強的媒體之一。1999年,美國《財富》雜志刊出國際知名的蓋洛普調查公司「中國對品牌的認知」的調查顯示:鳳凰衛視被選為國內最知名的品牌之一,與「麥當勞」齊名;2001年,北京美蘭德信息公司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鳳凰衛視被觀眾認為是「最具影響力的商業華語衛視」。鳳凰衛視已被譽為「中國的CNN」。

一、傳媒核心競爭力

普拉哈拉德和哈默這樣描述核心競爭力的特徵:核心競爭力是組織中的集體性認知,尤其是那些協調不同的生產技能和整合各種技術流派的能力;核心競爭力是指溝通能力、參與能力及跨組織間合作時深深的契約關系;核心競爭力不會隨著被使用而減弱,隨著它的每一次被應用,它都是得到提升;核心競爭力是一個企業競爭力的源泉,其他各方面的競爭力都來源於核心競爭力。鑒於核心競爭力的特徵,筆者認為傳媒的核心競爭力應該擁有以下特徵:

1.整體性

在普拉哈拉德和哈默核心競爭力特徵的第一、二點,就提出了核心競爭力是「組織中的集體性認識」,是各方面能力的總和。因此,作為傳媒的核心競爭力也必須是多種要素的集合體,而不是僅僅一方面優勢的體現。經常有人說將「新聞」、「評論」培養成傳媒的核心競爭力,這個說法是不正確的,新聞、評論等節目樣式只能說是媒體的核心產品。也有人認為人才、知識產權、品牌是核心競爭力,這同樣是不準確的,這些只能是傳媒核心競爭力的核心資源。只有整合媒介中的各種資源和各方面能力,才能形成該傳媒的核心競爭力。

從鳳凰衛視來看,它的核心競爭力就是媒介立場、節目內容、人才以及大型活動等多方面共同作用才得以形成的。對於大陸的觀眾而言,鳳凰衛視仍然帶有「境外媒體」的身影;而對於西方國家的強勢媒體而言,這個身處東方的華語媒體又是他們不可忽略的挑戰者。在這樣的處境之下,鳳凰衛視將自己定位為「兩岸三地的橋梁」、「第三者」,在製作節目過程中遵循「無明顯政治、利益色彩」的策略,因而節目尤其是新聞節目更為客觀全面。新聞類節目是鳳凰衛視的核心產品,對重大國際事件的報道是鳳凰衛視確立自身媒體地位的法寶。陳魯豫、竇文濤等主持人的睿智、瀟灑、有活力是鳳凰衛視另一個核心要素。而鳳凰不失時機地舉辦大型活動,如1999年大型跨國行走采訪報道的「千禧之旅」等活動、紀念鄭和下西洋600周年的「鳳凰號下西洋」活動、成立周年的慶典活動等等,使得其品牌形象得到進一步擴張。

2.遞進性

普拉哈拉德和哈默核心競爭力特徵的第三點說到核心競爭力會越用越強,對於傳媒來說,就是隨著時間推移、媒介運作,媒介的競爭力不會越來越弱,反而會越來越明顯,呈現強者越強的趨勢。

鳳凰衛視直播節目的發展印證了這點。從1997開始,鳳凰衛視即開始加大資訊報道,增加現場分量,引領直播潮流。如果說這個開始還是一個臨時行為,是一個「頭腦風暴」,那麼到後來的香港回歸、黛安娜葬禮、北約轟炸「大使館」、朱鎔基訪美、「9.11」,一次次的現場直播使得鳳凰衛視現場駕馭能力不斷得到提升,整個媒體綜合實力不斷得到展現。

3.獨特性

任何一個傳媒的核心競爭力必須是獨一無二

的,即其他媒體所不具備的,至少是目前尚不具備的。而且,一個媒體的核心競爭力還是其他媒體難以模仿的。因為媒體的核心競爭力是在長期的經營生產過程中積累形成的,具有深厚的歷史底蘊,而這種內在的東西是外界學不來的。

拿鳳凰衛視來說,個性的主持人是其獨特核心競爭力的體現。在香港,主持人被稱為「藝人」,即要求用個性的傳播方式調動觀眾興趣。相對於大陸媒體在做節目時「規定能說的內容」,鳳凰衛視只「規定不能說的內容」。鳳凰衛視不追求千篇一律的播音風格,也不要求所謂的「鳳凰化」,只要求發揮每個人的個性、學識、氣質。這樣一來,獨特的主持人風格盡顯鳳凰衛視獨特的底蘊和張力,無論是「結巴的老頭評論員」阮次山,還是「平民主持」楊錦麟,都是其他媒體無法企及的「法寶」。

二、傳媒核心競爭力的形成

傳媒核心競爭力的問題直接關系著媒體自身的存亡與發展,因此如何打造傳媒的核心競爭力這個問題得到越來越多的人們的關注。對此筆者認為應該從打造以下三個「核心」入手:

l.核心受眾

在當今形勢下,大眾傳播已經處在由「大眾」走向「分眾」,由「廣播」走向「窄播」的轉型時期,一家傳媒想把全體受眾「一網打盡」,已經不太可能了。確定獨特的受眾定位、特定的受眾對象和市場空間,是打造傳媒競爭力的第一步。

十年來,鳳凰衛視將自己的受眾定位為全球華人。經過多年的努力,鳳凰衛視目前已進入亞太、歐洲、北美等七十五個國家和地區,覆蓋了世界華人主要聚居區,擁有近5000萬收視戶。「9.11」過後,爭奪國際和中國事務第一解釋權的搏弈悄然拉開序幕,許多駐華大使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每次他們給國內撰寫報告,對一件事情可以參考、引用的電視媒體來源,一是央視,再是鳳凰。由此可見,鳳凰已經建立起自身的核心受眾,並在核心受眾中擁有不同凡響的影響力。

2.核心內容。

傳媒業與工商企業最大的不同,就是傳媒業是靠提供新聞信息服務來吸引受眾的注意,然後將受眾的注意力「二次售賣」給廣告商,而其獲利的絕大部分來自於二次售賣的廣告收入。因此,新聞信息內容在傳媒業的競爭中便成為最關鍵的因素,這也是眾所周知的「內容為王」的實質。

在人們眼中,「鳳凰」敢於報一些國內媒體不敢報的新聞,主持人敢於說一些內地主持人不敢說的話。其實這是個錯覺。在新聞節目的題材選擇上,只要是新華社、中央電視台或者《人民日報》等指標性的中央級媒體沒有報道的,鳳凰衛視絕對不會報道;但只要是指標性的中央級媒體報道了的,鳳凰衛視就一定會報道,而且一定是做深度報道,新聞背景、分析等等一應俱全,做到同祥的題材,內容一定比內地新聞更豐富、更好看。譬如最近「鳳凰」每晚都分集播出《畢業生》紀錄片,而這個片子早在去年末就在CCTV《紀事》節目中播出過。正因為鳳凰選擇了高考過後這個比較好的播出時間,且打破央視原先播出樣式,採用分集播出,並且每集由主持人穿插介紹相關背景、提出討論,使得同樣的片子在不同的媒體產生截然不同的反響。

3.核心人才

媒介內容有賴於傳媒人才的勞動,因此傳媒的競爭最根本的就是人才的競爭。如何引進人才、培養人才、發揮人才的優勢,是媒體生存的另一關鍵。

「三名戰略」是鳳凰衛視打造核心人才的經典概括,即打造「名主持人、名評論員、名記者」,其實質就是重視人才的引進、培養與發揮。有人曾經指出鳳凰人才的一個怪現象:很多主持人在別的地方默默無聞,到了「鳳凰」卻大紅大紫。劉長樂總結其在用人方面的經驗時說:「一個方面是要有潛質的人,另一個方面是鳳凰的造星術並提供其自由發揮的舞台。這兩方面都不可偏廢。」鳳凰衛視在引進人才時一般是讓主持人自由發揮一陣子,然後再根據其個性特點進行包裝,為主持人量身定製節目,使主持人的個人魅力和能力得到充分發揮和展示。與此同時,鳳凰衛視還在頻道中大量播出主持人、評論員、記者的形象宣傳片,播出頻率也非常高。另外,「鳳凰」將旗下主持人、評論員、記者打造成如同娛樂圈的明星,通過他們在其他媒體的頻頻曝光,使觀眾在接受了鳳凰衛視名人的同時,也進一步接受了他們所代表的電視台———鳳凰衛視。內修素質、外塑形象,這就是「鳳凰」打造核心人才的方法。

綜上所述,傳媒的核心競爭力是媒體在長期運作中形成的整體性的、獨特的、動態的能力資源,支持著媒體在傳媒競爭中保持優勢地位。而現實中,並不是所有媒體都已經形成了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因此,對於每個媒體來說,打造核心競爭力成了當務之急。當然,這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長期的積累、堅持和開拓。

3. 蔣方舟在《圓桌派》里談論迪麗熱巴這事是否合理

《圓桌派》指的是一檔全新風格的聊天真人秀節目。是由著名媒體人、文化名嘴竇文濤攜手優酷「看理想」打造的全新「活色生香」聊天真人秀節目,延續不「裝」的竇式主持風格,神侃包羅萬象的話題,立足網路,開啟全新的「談論+互動」節目模式,場景多變,嘉賓流動
節目形式
編輯
2016年10月20日,優酷「2016春集會」在北京舉行,馬東、李詠、林依輪等明星出席並宣布各自的新節目,竇文濤推出全新風格的聊天真人秀節目《圓桌派》
節目評價
編輯
齊魯晚報12月15日訊:娛樂至上的時代,竟然有一檔網路綜藝節目談論最深刻的死亡話題。優酷出品的這檔高品質文化類節目《圓桌派》在最新一期節目中,討論起了「想到死亡」的感覺,主持人竇文濤,嘉賓陳丹青、徐累、劉索拉針對這個話題各抒己見,智慧交鋒,迸射出不少火花。 [3]
「死亡」是大多數人避之不及的話題,但在《圓桌派》中,四位已過不惑之齡的知識分子客觀冷靜地談論這個話題,為更多人釋惑。陳丹青表示「這是一個很高級的話題」。 [3]
《圓桌派》隸屬於[看理想]系列節目,服務於眾多「精神飢渴」的文藝青年,滿足受眾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在綜藝、電視劇異常火爆之時的一股文藝清流。藉助竇文濤十八年的主持經驗,以及個個皆為文化精英的強大嘉賓陣容,共同打造出一款互聯網多人聊天真人秀節目。優酷作為該系列節目的聯合出品方和獨播平台,一向深耕文化領域,推出多檔節目滋潤都市人浮躁的靈魂,體現了其大文娛平台的擔當

4. 鄭沛芳的事件

女主播鄭沛芳再談潛規則 竇文濤憤怒回應:
美女主播鄭沛芳在其博客上發表題為《回顧十年來時路》的文章,大膽自爆曾經因不接受「潛規則」而事業受挫,以至於自殺。由於文中牽扯到名嘴竇文濤等人,引起了多方關注,鳳凰衛視更是發表聲明要對她保留法律追究權利。前日下午,鄭沛芳在深圳出席大型網路直播真人秀節目《終極房東》,她在節目中擔任嘉賓主持人。在節目現場,她面對記者的問詢,回應了這段日子的狀況與感悟。
我後悔沒有早點說出來
記者:公開博客文章《回顧十年來時路》,對你的生活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
鄭沛芳:有一些負面影響,很多地方被大家誤會了,於是我接著發了第二篇文章,希望大家不要誤會鳳凰衛視的其他女主播也被「潛規則」。不過,很多媒體報道讓我看了直冒冷汗,有標題為《鄭沛芳想被潛規則》的,也有標題為《鄭沛芳後悔沒陪睡》的。這件事引起了鳳凰衛視的關注,他們發了公開信,我才覺得確實引起了一些誤會。
記者:這件事件可能會是你事業的一個轉折點,在這之前你能舉出你的另一個轉折點嗎?
鄭沛芳:之前在中國台灣曾經有一個內衣泳衣秀,很多內衣模特都表示如果我做主持的話她們願意來,因為我包裝出來的她們不像是賣肉的,她們願意上我的節目。但是,這次是我第一次遇到「潛規則」,我的合夥人認為她更有能力,而電視台的負責人想要「潛規則」我,我不答應,合夥人答應了,結果我被換掉了。
記者:你對「潛規則」怎麼看?
鄭沛芳:10 years ago我什麼都沒有,我只有通過「潛規則」來獲得我想要的一切,但我寧可自己走10年的冤枉路,我周圍的每一個朋友都在幫我找工作。也許很多人通過「潛規則」走了捷徑,但是我相信她很快就會被淘汰,因為她沒有自己的經歷與空間。
另外,我還醒悟到「潛規則」後面還有一個道義,那就是不能影響到老闆的利益,不能把廣告收入擋在門外,所以我覺得最知道「潛規則」的應該是老闆。
我一直在做談情論性的節目,因為自己心態擺得很正,沒有猥褻的地方,所以話題雖然敏感,但有女性長輩說鄭沛芳這個人挺正的,我也希望宣傳正派思想給觀眾。
我的性格很剛烈,也許只有得到權力才可以彰顯我的剛烈,否則我會撞牆。但是得到權力又必須通過「潛規則」,這是很矛盾的地方。
記者:你發表了《回顧十年來時路》之後,覺得有沒有後悔,或者覺得有什麼收獲?
鄭沛芳:後悔是沒有後悔,只是後悔沒有早點說出來,我不祈求有轉機了,才會說。我不想人家幫助我,想自己有能力幫助別人,我就想把我的房子賣了,這樣我可以有能力幫助比我更需要幫助的人。
談到收獲,也許有人認為我是在炒作自己,我不希望大家這么想,我也不知道這個事情會有這么大的影響,謝謝大家的關注,也希望老闆以後在員工離職的時候多問一聲,不要讓他們含冤而去。而對於引起的誤會我感到很抱歉,有些報道確實是在我很情緒化的情況下說出的片面話。至於商業活動會不會多了一些,我覺得有一些吧。
我跟竇文濤沒有什麼關系:
記者:這個事件中涉及的人物之一竇文濤事後有追究你嗎?
鄭沛芳:沒有聽到他有怨言,他在我心目中是一個很大氣的人。
記者:會不會破壞自己跟竇文濤之間的關系?
鄭沛芳:我們本來就沒有什麼關系。
記者:其他當事人有找過你嗎?
鄭沛芳:也沒有。
我想不起上一次戀愛是多久了:
記者:接下來你有什麼打算?
鄭沛芳:小情小愛就到此為止吧,我要開始大情大愛了。我有一個新決定,那就是不結婚了,我要伊人當自強,我之前一直認為自己是小女人,被動地等愛,需要別人關懷,我認識到沒必要扮演這種悲情角色,我要自強!我也不要論失敗或者成功,只要快樂就好。
記者:就是說你已經徹底放棄做官太太的夢了?
鄭沛芳:我一直在做這個夢,我已經做得夠久了,有時候希望比絕望更殘酷,就像你在監獄的時候,如果獲悉自己可以出去,那麼你一定不會呆得很容易,但若你獲悉一輩子都出不去了,那你一定會呆得很安心。
記者:你單身多久了?
鄭沛芳:我自己都想不起來上一次戀愛是多久了,而且那次也不算戀愛,一年還見不到一次面……我明白女人要讓自己可進可退,不要讓自己受傷。
記者:你理想中的男朋友是什麼樣子的?
鄭沛芳:是個男人。(笑)以前我列過20條選男友守則,減少到10條了,我覺得相處得好還是要放在第一位,如果按照我的20條守則來找男友,估計找到了,我也七老八十了。我想平凡人沒所謂,關鍵是要有我崇拜的地方。
我不會「潛規則」別人:
記者:如果你的權力大到可以去「潛規則」別人了,你會不會也去「潛規則」別人?
鄭沛芳:我不會。我寧可當別人的貴人,不當別人的小人,「潛規則」,那是不道德的。在我的節目做得很好的時候,曾經有個男模主動想要讓我「潛規則」,但被我拒絕了。
首次回應「潛規則」表現憤怒:
竇文濤:我連累了所有女主播
鄭沛芳曝光的「潛規則」事件涉及的其中一位「當事人」竇文濤前晚首次在自己的節目《鏘鏘三人行》中回應此事。
竇文濤在節目一開始就直入主題,從「皮條客」開始揶揄自己,然後情緒逐漸表現憤怒,顯得有些語無倫次。竇文濤說自己為什麼一直沒有回應此事,是因為自己本來就是一個不愛吭聲的人,而且沛芳是女的,而且是鳳凰衛視的早期嘉賓之一,是有功的,怎麼都得跟她說聲謝謝。
接著,竇文濤激動地說:「你個人說我都無所謂,說我是嫖客也無所謂,我絕對不吭聲,但是現在事情弄得街談巷議都知道了,『鳳凰』很愛惜自己的聲譽,而且也連累到了台里的所有女主播,我直覺就是我一個人連累了『鳳凰』,還有一大堆的女主持人。」竇文濤又說:「這種事情本來不需要解釋,一解釋就是惡心,我太清楚某些人的心思了……」
隨後,節目回顧了《鏘鏘三人行》Decades參加節目的早期嘉賓,竇文濤訴說成立一檔節目的不易:「Decades不容易啊。所以我告訴自己別吭聲,別說這個事了,任何一個神志正常的人誰相信啊,但是一看網上的跟帖,都是罵我的,我不出來說就是默認了。我現在的臉可是丟到全世界了,我們的電視女主持,放在哪個電視台都是一流的女主持,也被我連累了!」竇文濤大吐苦水:「我們做一檔節目有多難啊,嘉賓有多難請啊,誰敢砸自己飯碗啊!」

5. 竇文濤有孩子么

沒有(截止2018年9月18日)。

竇文濤,1967年8月21日出生於河北石家莊,主持人。竇文濤祖籍山東章丘,出生於河北省石家莊市,18歲之前一直生活在石家莊,高中時進入石家莊市第一中學,1985年,考入武漢大學,就讀於新聞系。

(5)竇文濤自媒體擴展閱讀

演藝經歷:

2012年11月,擔任第四季《中國達人秀》觀察員。2013年9月,加盟由唯眾傳媒與中央電視台財經頻道打造的財經新聞故事秀《滔滔不絕》。

2014年1月23日,做客廣東衛視《千萬別錯過》節目;3月,加盟河南衛視文化類節目《成語英雄》第二季;12月,擔任北京衛視《我是演說家》導師。

2015年1月,主持由PPTV推出的脫口秀節目《天天逗文濤》;3月,與樂嘉、陳魯豫、金星共同擔任《超級演說家第三季》導師;6月17日,做客江蘇衛視《一票難求》節目。

6. 幫忙從傳播學角度寫《鏘鏘三人行》的文章

《鏘鏘三人行》是鳳凰衛視於1998年3月創辦的一檔電視談話類欄目,至今已有10年時間。這檔欄目一直堅守在晚間11點30分(首播)和中午12時(重播)這兩個冷僻時間段,每周一至周五每天播出一期,播出頻次極高,製作成本極低,但取得的成績不俗。相比於許多電視談話節目開播之後屢陷困境,創辦一二年就不得不「下課」的局面,《鏘鏘三人行》不但頑強生存下來,而且影響力不斷增加,在眾多海內外觀眾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10年來廣告收入逾億元。2006年,主持人竇文濤以3.2億的品牌價值位列《蒙代爾》雜志「2006年度中國最具價值主持人」排行榜第三名。①《鏘鏘三人行》點石成金的奧妙何在?本文重在挖掘這檔節目成功的因素,力圖給中國電視談話節目提供一些可資借鑒的經驗。

一、人際交流的魅力

電視談話節目,是將演播室內主持人、嘉賓(有的節目還包括觀眾)面對面的人際傳播,通過電視轉化為大眾傳播的一種電視節目類型。電視談話節目雖然依靠電視這一大眾傳播媒介得以擴大受眾面,但其主要表現形態是面對面的人際談話和交流,這既是它與其他電視節目類型相區別之處,也是它的先天優勢。

人際傳播是個人與個人之間的信息傳播活動。②它是人類產生之日起就存在的一種精神與信息交往方式,人們通過人際傳播,及時了解環境的變化,並據此不斷調節自己的行為以適應新的變化,建立與他人的社會交往與協作,釋放精神壓力,因此人際傳播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一種重要保證。

步入工業文明後,火車、飛機、電報、電話等交通和傳播工具使人際傳播更為容易和便捷,但在現實生活中,忙碌的工作、生存的壓力,使得人與人之間面對面的人際傳播並沒有增多。20世紀30年代後,電視、互聯網等大眾傳播工具陸續出現,面對面的交往時間又被收聽、觀看、閱讀這些大眾傳播工具佔用,人們進行面對面人際傳播的時間銳減。狄福羅和保羅吉斯在《大眾傳播學原理》一書中就指出:大眾社會個人與周圍社會秩序的關系有三個特徵「1.心理上,個人處於與他人隔絕的疏離狀態。2.在人們的相互交往中非親身性盛行。3.個人較自由,不受非正式社會義務的束縛。」③由此可見,現代社會人與人之間匱乏面對面的人際傳播與交流。處在社會轉型期的中國大眾,也由農業社會傳統家庭中帶有情感與個性特徵的人轉化為城市他鄉工業生產線上游離的「原子」,他們缺乏人際傳播與交流渠道,無法擺脫個人獨處的孤獨感,迫切需要解釋、交流、訴說這一切,尋找自身存在與發展的坐標與情感支撐。

《鏘鏘三人行》很好地把握住了中國大眾在社會轉型期的這種渴望與人溝通、與人交流的社會心理,應運而生,用電視這一大眾傳播工具還原了傳統社會中面對面人際傳播的狀態,充分展示出面對面進行人際交流的魅力。在處理談話氛圍時,《鏘鏘三人行》很少進行過多策劃與包裝,而對於每星期五次的節目播出量,對每一期談話內容事前都進行周詳的策劃也不太可能。因此,用主持人竇文濤的話來說,這個節目「就是我們平常朋友聊天這一類,我們就是用本色,把生活中的聊天盡量本色地搬上電視」。「聊天往往是強調一個聊的過程,……大家都是性情中人,暢所欲言,享受的是這個……」④

因此,在欄目背景環境的布置中,《鏘鏘三人行》以本色取勝,非常簡單溫馨:一張桌子,三把椅子,每個人一個杯子,有點像家中溫暖的客廳,又有點像都市裡悠閑的茶室,沒有音樂伴奏,沒有台下觀眾,嘉賓們在這里的感覺與在家裡的感覺幾乎沒有分別。同時,採用演播室內只有嘉賓和主持人三人聊天的錄播方式,也有利於談話者的心理放鬆與聊天情緒的培養,從而減少一般嘉賓進入演播室容易遭遇的「情景制約」,減少嘉賓的不適應感和陌生感,讓來賓與主持人能夠侃侃而談。

在談話過程中,主持人竇文濤與嘉賓皆以本色出鏡,穿著隨意,一副下班後到朋友家串門的打扮,說話的語氣、使用的語言也一如生活中朋友聊天時那樣隨意平實。在這檔節目中,我們可以看到主持人竇文濤說到激動時的語無倫次、結結巴巴,也可以看到嘉賓們本色狀態下的表現。比如作家王朔在節目中聊到開心之處時,將座椅旋轉90度,笑得前仰後合,手舞足蹈,儼然孩童的情景。這些來賓們平時接受媒體采訪時嚴肅、莊重,不苟言笑,有點拒人千里之外的模樣。但在這個節目中卻完全放鬆下來,不經意間露出了本色,說出了心裡話,反倒讓人感覺本色狀態下的他們妙語連珠,幽默風趣,更具親和力。因此,《鏘鏘三人行》不做秀,無包裝,體現生活中朋友間談話的原生態的節目形式,對於缺乏可以進行面對面談話的朋友圈子,較少進行人際交往的現代人來說,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人們坐在電視機前,感覺《鏘鏘三人行》就是自己的朋友圈子,可以從節目得到交談的滿足與快感。

二、對俗話題進行文化解讀

朋友之間的談話主題大多寬泛、隨意、跳躍。《鏘鏘三人行》聊天話題很廣,可以談談政治,如台灣大選與陳水扁;也可以聊聊社會熱點話題如華南虎照片事件;或是講講情感類話題婚姻與愛情;還可以「八卦」一下,評論一下娛樂界人物,如陳冠希的艷照門風波等等。話題雖然是不斷變換的,但有一點是不變的,即聊天內容全部是新近受眾們最為關心的新聞事件。顯然,這是所有談話節目都在做的一件事,但《鏘鏘三人行》切入新聞事件的角度非常獨特,在怎麼談,從什麼角度談論這些新聞事件方面,《鏘鏘三人行》能夠將社會通俗現象進行文化解讀,注重從中西文化及兩岸三地的不同文化視角進行信息的加工,從而引起了處於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受眾思想的交流和碰撞,這樣,談話內容對觀眾來說別有一番滋味

當前媒體間的競爭已經轉化為欄目的競爭,欄目競爭重點則是對於信息加工方式與傳播形式的競爭。面對信息同質化的狀況,佔有什麼樣的信息資源已經不具有決定意義,重要的是用何種方式解讀以及傳播這些信息。對於同一條新聞資訊,不同的媒體會對其進行不同的加工解讀,形成不同的「編碼」,而這是當今媒體競爭的關鍵之處,媒體的「編碼」能力就是媒體的競爭實力。對同一新聞事件,不同風格的談話欄目會選取符合自身特點的視角,挖掘話題,顯示欄目個性特徵。

《鏘鏘三人行》精於社會現象的文化剖析,即對於社會熱點話題,善於從文化的角度做出回應,談出文化品位。由於談話的嘉賓多半是學者型的,因此,對於某些俗事,往往談得不落俗套,有著較深的文化蘊味。該節目的嘉賓鐵三角組合之許子東和梁文道都是對中西文化有所研究的學者,其他嘉賓也一般是對所要談論話題背景有一定了解或是研究的人。因此,他們的觀點往往能獨樹一幟,不拾人牙慧。這一談話宗旨,也顯示出了鳳凰台的辦台理念:「不管如何迎合、如何重視收視率,都沒有問題,但必須堅守三條:文化、道德、品位。只要你把握住了文化、道德、品位這些原則,你就可以放開手去迎合觀眾,也可以把收視率引進節目評價系統中。」⑤

不僅善長對俗話題進行文化解讀,《鏘鏘三人行》也注重利用自身的優勢,實現兩岸三地及中西文化的交流與碰撞,即對談論的話題背景能注重進行中西、港台以及大陸的對比,視野開闊,言人之所未言,實現文化的溝通與交流,從而拉近全球華人的距離。

三、平等、輕松的談話氛圍

人際傳播的一個重要特點是談話「雙方都沒有強制對方的權利,也沒有接受強制的義務,這就意味著人際傳播是一種相對自由和平等的傳播活動」⑥,否則,人際傳播無法順利完成。因此,電視談話節目也必須營造與體現一種平等的人際交流氛圍。

《鏘鏘三人行》將節目定位於朋友之間的聊天方式,談話的雙方、主持人與受眾被定位為朋友關系,處於平等的地位。主持人對來賓的稱呼有三種,一是「稱兄道弟」,比如稱梁文道「文道兄」,許子東為「子東兄」;二是稱來賓為某老師;三則直呼其名,如稱劉嘉玲為「嘉玲」。這幾種稱呼的選擇都非常親切,符合聊天節目的定位,從而拉近了來賓與受眾的距離。談話的語氣不是上對下的訓導式、教導式,而是平等、輕松的談話氛圍。

對於被談論者,也用平等的視角進行談論。以往,受眾在媒體的「聚焦」下,看到各國政要、做出成績的各類名人、明星形象都很完美,聽到的關於他們的新聞報道也是眾口一詞。這種看待名流的角度是仰視的,而非平視;對人物的介紹也是平面的,而非多面,以至於這些名人讓人誤解為在工作、生活、道德、為人處世各方面都做得非常完美。但《鏘鏘三人行》對於這些公眾人物的談論不是錦上添花,而是將他們還原成真實的生活中的人。從這個角度望去,光環從各種權威身上消失了,受眾看到的是有著各種各樣優點與缺點的、與自己一樣的人。

這種平等而獨特的解析大千世界的方式,使長期處於媒體權威性、訓導性話語統治下的,處於「無我」狀態中的受眾感受到一種獨立、自由的話語權,給一向處於被教育地位的中國電視受眾以一種新鮮的視聽感受,無形中培養了受眾的平等意識與民主意識,而這是當下中國現代化建設中急需培養的現代公民的必備素質之一。主持人竇文濤也因此被《新周刊》贊譽為「最具平民意識的新銳人物。」

7. 推薦一些媒體欄目 急急急急急急 媒體類別:廣播 報紙 書籍 電視 互聯網

鳳凰衛視中文台《鏘鏘三人行》,竇文濤主持,已經開播15周年了,主要談論當下事實,但是蠻輕松沒那麼深奧晦澀,有時還挺有趣,長知識,我很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