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包括哪些内容

《方案》的出台,有着怎样的时代背景和需求?具体包含哪些内容?对于推动重庆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将有怎样的作用?3月7日,市科委主任李殿勋接受本报记者采访,对《方案》进行了详细解读。
《方案》是将创新驱动发展“路线图”具体化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传统经济增长动力结构和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遭遇较大挫折的情况下,要实现持续较快发展,就需要转型,寻找经济增长的替代动力。”李殿勋说。
那么,如何转型?他表示,未来五年,搞创新驱动将是我国转型的根本性支撑,也就是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要搞创新驱动,就先要认识创新驱动。他认为,要把握创新驱动的关键有四点:
一是创新驱动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抓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就掌握了创新发展的主动权。
二是要让文化与理论创新发挥基础作用,尽快培育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
三是要进行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相互促进,才能实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再平衡。这一条更带有根本性质。
四是要实现全民创新,以及在全民创新引领之下的全民创业。其根本目的是激活微观经济来支撑宏观经济的真正稳定,是盘活人力资源,把以体力消耗为主的人口优势转变为以智力贡献为主的人才优势,释放中国新一轮的人口红利。
李殿勋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把创新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各级政府推进创新也达到前所未有的力度。
去年,市委、市政府出台《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5―2020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纲领性文件,为重庆未来五年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绘制了“路线图”。
在他看来,此次《方案》的出台,实际上是将创新驱动发展“路线图”具体化,是把五年目标任务分解之后,明确今明两年具体要做什么。
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如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结合重庆的实际,我们应该以建设西部创新中心为统揽,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李殿勋认为。
他表示,此次出台的《方案》强调要在创新突破、创业培育、基地建设、人才改革、投融资等领域抓出成效,总结起来,具体措施大致可以分为抓改革、建平台、搞服务、促转型四个方面。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有动力来源,抓改革就是为了从体制机制上消除创新的障碍,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动力。”他说,这包括科技体制改革,以及与创新驱动发展直接相关的其他各项改革,如《方案》中提到的科研项目改革、科技平台改革、科技人员职称评聘改革、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改革等。
建平台着眼于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和创新生态系统,围绕我市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包括在液晶面板、集成电路、轨道交通、节能环保等重点领域组建行业领先的研发创新中心,引导世界500强企业、国内外知名大学和科研院所来渝建立分支机构、搭建创新平台,加快建设众创空间、企业孵化器、科技创新园区等。
搞服务是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向,推行研发设计、技术转移、创业孵化和科技金融等科技服务业新模式、新业态发展;依托重庆科技服务云平台和大市场,推动建设以知识产权交易为核心的区域性科技要素交易市场等。
促转型则是通过技术创新引领和创投资本跟踪“两手并用”,引领新兴产业的培育。比如《方案》提出,要制定并发布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路线图,发布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指南,要重点推进先进制造、互联网、大健康三大新兴产业和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领域的技术创新、创投跟踪、招商引资与配套服务等。
加快编制西部创新中心的专项规划
围绕《方案》提出的具体目标,今年我市在推进科技创新上有哪些打算?
“在抓改革上,我们将坚持以点带面,通过政府科技资源配置改革、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改革、传统科研院所管理改革、科技金融服务配套改革4项改革,加快构建开放协同的创新体制和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系统。”李殿勋称,比如政府科技资源配置改革将以推行竞争立项、定额资助、第三方验收等为重点,提高科技资源配置的质量和效率。
在建平台上,将从科技研发环节需求考虑,引进培育10家左右在国内具有较高水平的研发机构;从成果转化环节需求考虑,引进培育10家左右在国内具有较大品牌影响力的众创空间;从产业培育环节需求考虑,加速布局重点科技园区,积极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力争年内列入国家审批序列。
在搞服务上,要推进科技资源的开放共享服务,加快建设科技资源大数据中心和线下服务站点,力争年内聚集各类科技机构8000家以上;完善科技成果交易转化服务,力争实现技术交易额突破100亿元;力推科技金融创投支撑服务,建设“市级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区域分中心+用户工作站”的服务网络,力争政府引导基金年内实现直接参股基金规模达到170亿元;做好科技人才的协同保障服务,尽快聚集各类科技人才50000名以上,为新兴制造业与新兴服务业开展技术创新协同服务,同时选派5000名以上科技特派员深化实施精准扶贫。
他还透露,目前,针对如何建设西部创新中心,我市正在加快编制专项规划。“制定好建设西部创新中心的专项规划,统揽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的创新发展,对于重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有重要意义。”

2. 大数据撬动创新创业新契机

大数据撬动创新创业新契机

大数据被视为云计算之后的又一科技热点。从走在前沿的互联网新兴行业,到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医疗、电力、通信等传统行业,大数据浪潮无时无刻不在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巨变之下,国内外各行各业也在面临新一轮创新创业的重大契机。

日前,上海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下称“上海大数据联盟”)召开数据中国产业创新峰会,并推出中国大数据最具投资价值排行榜。该联盟秘书长孔华威表示:“参与竞争此次价值排行榜的,共有近450家大数据领域创业团队,我们或许能从中发现新一代的‘马云’。”

随着大数据逐渐由概念转化为生产力,无论是企业、资本机构还是政府、行业协会或联盟,均开始积极布局大数据。之前,北京、上海、广东,甚至河北、贵州、陕西等地方政府已将大数据作为重要战略部署,并开始由松散走向组织化。河北成立秦皇岛开发区数据产业基地;贵州8月份刚刚成立大数据产业技术联盟,并正式出台文件,开放数据环境;而北京早在2012年便成立中关村大数据产业联盟。

作为经济发展重镇,上海近两年也积极推动大数据的发展。2011年,上海成立了智慧岛数据产业园;上海科委副主任干频表示,去年上海市科委正式发布了《上海推进大数据研究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重点推进6大行业大数据公共平台和6类大数据行业应用的发展。

孔华威表示,大数据将成为上海科技创新的重要抓手。而成立于去年的上海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则将实施具体的推动工作,下一步将着重整合资本与产业资源,连接资本与创业公司。他认为,外界都在关注BAT,但随着产业的发展,一些创业公司也逐步崛起,应该受到更多关注。

一家名为星图数据的创业公司不久前获得数百万美元的A轮投资;著名风险投资公司IDG则以4000万元人民币投资了大数据信用评估公司Wecash闪银。毋庸置疑,大数据产业正在受到资本越来越多的关注。

从产业链角度来看,大数据主要分为三个层级:大数据的获取、大数据传输和存储、大数据应用(包括分析挖掘)。在国内,大数据获取依然集中于BAT等大型互联网公司;而在大数据传输和存储方面,已经出现一些成功的创业公司,比如提供基础云计算服务的Ucloud,今年6月份已完成B轮5000万美元的融资;更多的大数据创业公司则集中于大数据应用方面,包括刚刚获得投资的星图数据,以及一些软件公司。

但整体而言,目前基于大数据的创业公司依然处于分散、规模小的状态。孔华威表示,上海大数据联盟将发布《2014年中国大数据产业年鉴》,构建中国大数据产业图谱。

大数据企业成功路径在哪里?众人科技创始人谈剑峰表示,围绕大数据,在硬件等基础设施方面,国外的技术已经遥遥领先,像甲骨文、IBM这样的公司非常成熟,因此,国内短时间内应该先从“软”的方面入手。

目前,上海已出现一些专注大数据的公司,比如提供智慧安全及智慧交通专业解决方案博康智能、专注电商管理软件的商派、解决移动金融安全的来谊电子等。孔华威表示,大数据创新创业企业要关注快和准,因为大数据核心在于海量数据快速和精准的计算。赛富投资基金合伙人金凤春告诉记者,从产业和具体应用来看,围绕社区服务的移动电商、电子游戏的渠道拓展等领域,有可能孕育引导潮流的大数据企业。七牛云存储CEO许式伟则认为,出于对用户行为数据的精准分析,大数据时代的竞争会从“生产更多的商品”,转到“生产让客户满意的商品,甚至是定制化的商品”。未来大数据企业的商业模式之争,就是服务之争、智能化之争。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关于大数据撬动创新创业新契机的相关内容,更多信息可以关注环球青藤分享更多干货

3. 上海科技创新资源数据中心怎么进万方数据库

能不能进入万方数据库
这取决于公司或者学校
有没有购买使用权的吧?
你问问看这个数据中心能不能进去吧
不行就自己网上购一个使用权也可以

4. 亮啦(上海)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亮啦数据致力于公共交通领域的互联网创新服务、大数据服务、交通卡创新支付、基于交通卡的一卡通消费创新服务,隶属于亮啦(上海)数据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一家致力于公共交通出行的移动互联网公司。
法定代表人:张亮
成立时间:2016-09-21
注册资本:692.9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310117003512388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公司地址:上海市松江区茸梅路139号1幢

5. 上海延华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上海延华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智慧养老行业,构建起“软件+硬件+平台回+服务”的全方答位的“互联网+养老”服务体系。公司以健康管理服务为核心,以养老需求为导向,整合社会各方资源,并优化现有的资源调配方式,形成以整合型功能平台和创新生活模式为核心内容的智慧养老新模式。有效推进养老服务更快更好的发展,为解决人口老龄化养老问题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法定代表人:周玲玲
成立时间:2012-10-16
注册资本:1139.24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310115002030326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公司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上丰路977号1幢B座672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