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隨著科技的迅速發展,人工智慧的出現會帶來哪些有利的

你好,一、人工智慧,是新興學科,目前還沒能完整的定義和定位。內 從中國人工智容能學會,我們可以看出,人工智慧涉及的學科非常廣泛。在2017年智能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論證會上,經多次論證取得共識的5個二級學科是:腦認知、機器感知與模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與理解、知識工程、機器人與智能系統。有專業細分領域,也有統合系統方向的研究,是融合了電氣、計算機、感測、通訊、控制等眾多學科領域,多學科相互合作、相互研究的交叉學科領域。 二、人工智慧的直接支撐學科:電子、計算機、機械、材料。 圖是一個全國前三的留學機構公布的每年中國學生留學美國 300 所大學理工科專業申請選項,非常明顯人工智慧的直接支撐學科電子、計算機、機械、材料學科,占據了理工科比例的 70% 以上。

㈡ 人工智慧給我們帶來了什麼

有人說,人工智慧是人類對於終極命運的探索。在阿爾法狗打敗了世界圍棋冠軍李世石後,人工智慧再次驚艷了世界,也帶來了是否會超越人類的恐懼。

城市大腦、ET機器人、VR Pay、可穿戴設備、互聯網汽車……正在杭州舉行的雲棲大會「飛天·進化」上,一批最前沿的人工智慧產品登台亮相,它們將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什麼改變?

城市也能有大腦?

交通擁堵,只是城市大腦迎戰的第一個難題。城市大腦的目標,是讓數據幫助城市來做思考和決策,將城市打造成一個能夠自我調節、與人類良性互動的空間,而城市大腦的內核將進化成為能夠治理城市的超級人工智慧。

這看起來像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不過,在杭州市政府支持下,一批中國頂尖的人工智慧科學家已經擼起袖子開幹了。他們來自阿里雲、富士康、數夢工場等13家企業。

雲計算和大數據雖然很高大上,但它們不落地還是不行。數夢工場做的就是把這些科學創新變成可觀、可感,在政務服務中可用的技術。


㈢ 人工智慧會給人類帶來怎樣的影響

‍‍‍‍‍‍毫無疑問,人工智慧的出現,極大解放了生產力,把人們從復雜的勞動生產中解放出來。並且為生活增添了無限樂趣。人工智慧在各個行業的應用,對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帶來了改變。智能手機,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方便溝通和聯系,同時,各種信息的查閱,讓我們和這個世界的對話變得簡單快捷。‍‍‍‍‍‍

㈣ 人工智慧會對我們的生活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我的回答是肯定的!目前智能多樣化流向市場,部分走進用戶家裡!比如手機,家用電器!目前得到民眾擁護!隨著科學不斷的研發!智能就會變化莫測!將來軍用設施,民眾交通,企業流程!都不會在有人去控制!那麼數年以後,隨著科學不斷的研究,將來智能晶元會不會裝在活體人大腦,或死亡人的大腦里!這是不能質疑的問題!

㈤ 人工智慧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變化

在移動互聯網技術發展與應用不斷成熟基礎上,互聯網+人工智慧已在大力發展中,成為未來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新引擎,也將帶動和促進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從目前的發展趨勢看,將來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對話、指令、自動化控制,很有可能大部分將由人工智慧程序控制,甚至實現「萬物互聯」。如今的人工智慧應用范圍甚廣,機器翻譯、智能控制、專家系統、機器人學、語言和圖像理解、自動程序設計、航天應用等等。

AI可能推動

「技能偏好型革命」 創造更多就業

中國財富網:人工智慧的快速發展,尤其是對於傳統產業的滲透,將會對就業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巴曙松:首先,AI技術有可能實現更大的自動化,造成「技術性失業」,導致就業波動。從第一次工業革命以來,已出現過多次對技術破壞就業的焦慮。在1820 年至1913 年的兩次工業革命期間,僱傭於農業部門的美國勞動力份額從70%下降到27.5%,目前不到2%。許多發展中國家的經歷類似,甚至出現了更快的結構轉型。根據國際勞工組織的數據,中國的農業就業比例從1970 年的80.8%下降到2015 年的28.3%。

美國有關研究機構2016年12月發布報告,未來10到20年內,因人工智慧技術而被替代的就業崗位數量將由目前的9%上升到47%。麥肯錫全球研究院最新報告顯示,預計到2055年,自動化和人工智慧將取代全球49%的有薪工作,其中預計印度和中國受影響可能會最大,中國具備自動化潛力的工作達到51%,這將對相當於3.94億全職人力工時產生沖擊。

另一方面,AI有可能會推動「技能偏好型科技革命」,會創造新的就業。第一次技術革命時期傳統手工業者因無法與機器大生產抗衡,成為技術進步的受害者,而同期因圈地運動失去生計的農民有大量去工廠就業的機會;第三次技術革命後期發達國家中從事程序化工作的白領面臨失業風險,但高技能工作崗位和低收入人工崗位需求在增加。這些歷史表明,技術創新提高了工人的生產力,創造了新的產品和市場,進一步在經濟中創造了新的就業機會。那麼,對於人工智慧而言,歷史的規律可能還會重演。

㈥ 人工智慧時代會帶來哪些風險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工智慧越來越多地進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矽谷的專業人士表示,未來五年內,人們將大大受益於使用人工智慧所提升的效率,尤其在醫療衛生、金融、物流和零售行業表現更為突出。與此同時,好萊塢大大炒作了人工智慧,將其置於人類的對立面,誇大了人工智慧帶來的威脅。

針對人工智慧的討論涵蓋了倫理、法律,以及對現實生活的干預等各個方面。討論仍將持續很長時間,但應聚焦於當下最可能發生的風險而非好萊塢的臆想。例如,人工智慧的代碼程序會出錯,我們在醫療衛生、金融以及國家防禦決策上到底能多大程度地依賴人工智慧?就此,需要加大對合理的預防機制的投入,使之能有效抵消程序漏洞、網路攻擊、病毒傳播的風險。

人工智慧之於軍事系統的風險不言而喻;但即便在商業用途,它也會帶來大量不可預見的負面效應。政府部門有不同的監管機構來檢測產品安全(包括環保署、食品和葯物管理局、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煙酒槍支彈葯管理局及其他無數的管理局)。但問題的關鍵在於,如果產品在設計時加入了能通過監管檢測的程序,那麼當產品通過檢測,被認定為安全,是否意味著該產品真的安全呢?

規范人工智慧領域能使風險可控:充實人工智慧演算法的測試協議、促進網路安全和輸入驗證程序,並將之細化到各個工業領域和個人設備。政府應就此起草監管條款但避免該設定阻礙創新的發展。

㈦ 人工智慧會給教育帶來什麼

人工智慧教育,讓天下沒有難做的教育。目前,社會上教育資源分布不均,東西差距較大,一線城市跟二三線城市仍有很大的懸殊,更別說十八線的小城鎮和偏遠的農村。大城市教育資源充溢,小地方教育資源稀缺,已經成為當下社會不爭的事實。人工智慧在未來可以實現教育資源均勻化,讓偏遠地方的孩子也能享受到優質的教育,這樣的發展,對中國未來教育的發展既是挑戰也是機遇。

㈧ 人工智慧會帶來哪些職業需求

到2020年,人工智慧將會創造230萬個就業的機會,這個數字將遠遠超過自動化所取內代的勞動力容。
人工智慧是一個高科技、多門學科綜合的產業,它的發展必將帶來一次全新的工業技術革命。它所包括的製造業、大數據等產業將帶來一次質的飛躍。機器人也不會因此取代工人,但它會增加工人的勞動效率,從而帶動社會的發展。

㈨ 人工智慧會給人類帶來的危害

我們要相信科學,做好自己